精神立校
■秦海地
学校的魅力来自于学校精神,它反映着一所学校为社会所公认的素质、风尚以及公共形象等文化积淀,是学校用于指导教育教学行为与管理活动的最高标准。学校精神的形成与学校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密切相关,是一所学校长期办学传统和办学追求的统一。由此,构成了各个学校的本质特色。
学校精神可以通过引导、示范和陶冶等方法进行塑造。
引导。可以通过会议向师生概括、明确学校精神的内涵,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准则,使之产生强烈的认同感,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示范。学校管理者要做到率先垂范,优秀学生及毕业生的榜样作用、教师的风范也都是弘扬校园精神的表率。
陶冶。营造适宜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各种规范与约束相互作用。这些都会对校园精神的弘扬起到积极作用。
以我校的精神立校实践为例,可具体地展示这一过程。学校基于自身的办学基础、生源特点、教师特点、办学目标等实际,在思考与提炼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将“超越永无止境”作为校训。这源于我校当初的“五差”校情:教学设备差、生源素质差、师资队伍差、校园风气差、社会声誉差。为此,“超越永无止境”精神的体现在5个层次:超越困难、超越昨天、超越对手、超越自己和共同超越。
具体实践主要在愿景建设、环境建设和活动建设3个领域进行。
愿景建设。树立一个明确的发展愿景,学校引导全校师生认同一种共同的远景目标,为他们提供支持,并以身作则,言必信,行必果,以此鼓励士气,建造一种信念和价值观。同时,还让教师明白,个人发展是和学校发展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树立教师责任意识,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
随着学校状态的改观,愿景升级为“打造原生态教育园区,办人民满意教育。做全国名校”。每位教师都知道,要实现这样的名校愿景,还必须要有名师进行支撑,因而产生了“学校不仅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更是每个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的共识,从而更加追求卓越。
环境建设。校园环境实质上是学校精神的物化形态。环境建设的追求标准,是它可以对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创造性、主体性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使之与学校精神协调统一。
活动建设。就教师来说,学校为每一位教师的长远发展铺就道路,实施了梯队培养规划: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可以参加岗前系列培训活动;刚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可以参加师徒组,达到一定水平后,可在全校范围内切磋教学技能;工作满3年的教师,可以申请参加类似“学科带头人”等培养工程。由此,“超越”就可持续成为教师们可见可行的精神通途。
就学生活动而言,体现超越精神的也占到一定比例。这是对现实社会中激烈竞争的积极应对,以能够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克服困难、走出困境的心理素质。
对学校管理者来说,精神立校是一种可以持续引领师生挖掘潜能、提升品位、不断验证文化管理有效性的路径。
(作者为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