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一直是我校课程体系中的课程之一,该课程在这十年中从课程设置到教学模式、从课程理念到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今,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讨论和关注的焦点,人才的素质也成为用人单位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德育课程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该进行课程定位?我校现有的德育课程状况如何?是否发挥其应有的课程功能?都需要迫切理清思路。为了能对有关的问题进行回答,在2009年4月,素质教研室对我校07、08年级学生进行抽样的调查,发放调查问卷740份,回收667份,以了解我校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现状,探究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问题 的原因,为我校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做必要的准备。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德育课程设置在中职教育中的状况
我校是中职学校,有着特殊的教育定位,应该说,中职学校有别于高等院校的职业技术教育和传统的普通高中教育,它担负向社会输送技术人才的任务,因此,中职学校教育的本质就是就业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塑造成为能从事技术应用和运作,实践能力强,能迅速适应岗位的具有全面综合能力的技术型人才。近些年,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中职学校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中职教育也得到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在得到国家大力扶持的同时,普通高中和大学的扩招,中职学校又不可避免存在生源不足,生源情况复杂化,整体素质下降的局面,这些都对中职学校的教育造成了挑战。因此,在特殊的培养目标,特殊的教育对象前提下,中职教育势必然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来进行改革和创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来转变办学思想和办学机制,就势必有自己特色的专业设置和规划,就势必要在较短时间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成品”。
而作为基础课程之一的德育课程一直以来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必修课,教育部从2002年开始,加大了对德育课程论证和改革的力度,在2002年和2008年对有关的课程进行整合,并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进一步对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和德育课程进行明确规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 该文件强调德育课程在中职教育中的位置,强调在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中等人才中,还应重视对中职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使之成为健康成长,成为具有良好公民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及综合的职业素质的社会劳动者。强调德育课程在中职教育中应该有其不可取代的位置,应该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然而,德育课程的实施却不理想。在大力宣扬职业教育是技能教育的今天,教育者很容易形成一个误区——中职教育只要重视专业课,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就足够了。重专业课轻基础课这一现象在不少学校中存在。而德育课程逐渐被边缘化,不可避免的处于在被人削减课时,变相取消的局面中。我校的德育课程已从最初四个学期的四门课程缩减为两个学期两门课程,即一年级开设《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法律基础知识》两门课程,《心理健康》课程只能通过一年级新生讲座来进行。这无不凸显教育者对专业课程的功利性看法。然而,当我们为了能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增加专业课课时,缩减德育课课时的同时,在本次调查中却有60%学生认为德育课程是必修课程,有34%学生认为选修,6%学生认为可选可不选(见图1)。在德育课程安排的年级方面来看,有50%学生认为德育应在一二年级中每个学期开设,有31%学生认为是在一年级开设,19%学生认为要在二年级开设(见图2)。在认为德育课的内容对将来的就业是否有用的问题时,有61%学生认为作用很大,有38%学生认为有一些帮助,只有1%学生认为是无用的(见图3)。由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我校07、08级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安排和开设持肯定意见,所期待开设的情况又与现实情况存在有很大的出入,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二、中职德育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德育课程设置问题一直在中职学校中讨论不已,但从中职生目前的年龄特征和企业发展要求来看,德育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能弥补专业课程的不足,因此,德育课程开设是现实的、必要的、迫切的。
从中职生的德育现状来看:中职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5-18岁之间,该年龄是人生中变化最大的时期。学生心智发展尚未十分成熟,社会意识的冲击,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家庭教育的失缺,让他们成为教育的弱势群体,产生各种问题。
A 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进取心:表现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能力较差,自信心不足,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多数学生只求60分万岁,有甚者从学不好到不愿学,最后发展到厌学的状态,是学习无法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B 自卑心理严重。来中职学校读书的大多数学生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在过去的初中生活中,由于学业不理想,被人贴上“差生”标签,长期的教育缺失和冷落使其对自我的评价极低,自卑心理严重。
C 理想信念不坚定,漠视传统文化。现有的中职生大部分是90年代后出生的,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价值取向的功利化、非主流的意识形态充斥着这代每一个人的生活,讲究个性的张扬,追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玩世不恭成为90后的学生中主流思想。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在他们看来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是费时费力的一件事情。对先进人物好人好事则认为是过时的英雄主义。对社会中的种种不好现象,虽能知道不符合道德要求,但是在自觉实践中却出现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现象。在调查中,有只有27%学生表示会在生活中会按书本上的要求去严格要求自己(图4)。而对未来从事的职业的选择过程中,学生集中在智能型、知识型行业,把工农业作为职业方向的学生则很少。这表明学生轻视体力劳动型职业,缺乏艰苦创业精神。
D 合作意识较弱,缺乏必要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现有的中职生大部分是家里的宠儿,自我意识严重,不善于与他人沟通和合作,不善于接纳身边不同人,不善于用在适当场合用适当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善于关心他人,讲究个人利益在团体中的获得,忽略了个人在团体中的责任,忽略了团体利益的追求。
而中职学生目前的情况,让我们的教育面临困局,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将其改造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可以说,是一个系统的教育问题,不是某一个学科能单独完成。作为一个社会人,应具备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不仅拥有熟练掌握技能的专业操作能力,还包括基本的文化素养与素质,完善的人格品质,良好公民素质、具备独立批判意识和正确价值观、良好的职业素质等品质。这就不只是需要专业课程,也需要包括德育课程在内的文化课介入。作为包括德育课程在内的文化课,其丰富文化内涵的传授可以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打下文化科学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知识和能力基础,为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完善的人格奠定知识基础。而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育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政策,确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职业习惯、职业道德意识;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合作和竞争,适应社会的能力。而德育课程教育目标与其他学科有着极大的不同,它不教給人某方面技能的问题,但它教学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人的问题”,这种教育目标明确性和直接塑造性,更决定它在中职课程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位置,它的开设不应具有随意性。在本次的问卷调查中,有90%学生认为德育课程是一门提高个人素质修养的课程,这表明德育课程在我校学生中的课程定位是比较成功。
2)从用人单位的要求来看:前面已经说到,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就业教育。我们大力宣扬职业教育就是技能教育的办学理念,最终培养出來的是怎么样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是不是社会用人单位所欢迎的呢?这是一个非常现实而需要弄清的问题。从教育部职业教育专项研究课题《中等职业教育对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要求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数据,用人单位在录用一线岗位从业者时,对能力高度重视。对学历、能力排序时,第一位的选择分别为7.15%和92.85%。在对从业者专业、文化、道德、健康水平的要求排序时,把专业水平、道德水平作为首选要求,放在首位的比例为39.92%和37.41%,显著高于对文化、健康水平的5.93%和16.73%。这说明如今的用人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打破过去的讲学历讲文凭用人思想,取而代之的是以能力为准则,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在企业,一个员工的职业能力分为一般职业能力和特殊职业能力,一般职业能力包括语文能力,数学能力、合作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适应能力,自我反省能力,抗挫折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特殊职业能力就是从事某种特定职业具备的技术能力。简单来说,就是要有才又有德。两者之间的关系曾有这样的比喻:有德有才之人是优等品;有德无才之人是次品;无德无才之人是废品。若以这样的一种用人标准来衡量我们在重视专业课轻视基础课的背景下培养出來的学生绝不能称为优等品,尚只能成为是次品,这样的学生在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可想而知。如何让我们培养出來的学生称为社会用人单位的宠儿?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专业设置的过程中,处理好专业课程和包括德育在内的文化基础课的关系。作为企业需要的特殊职业能力可以通过专业课程教学来实现。而一般职业能力培养则由包括德育课程在内的文化课来完成。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才能提高学生整体水平。
因此,单纯把中职教育理解成为和定位成为培养学生特殊职业能力,忽略或削弱德育,不仅是片面,而且与有害。我们培养出來的只会具有专业技术能力,但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缺乏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只考虑个人利益忽略团体利益的员工,这样的员工很难被企业所接纳和实现就业。我校以往毕业生就业情况已经有大量的事实证明了,没有良好职业素质的员工是很难在社会中谋求自己的位置,谋求自己职业发展的空间。而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员工,既使专业技术能力相对较弱,但仍然成为用人单位受捧的对象,因为用人单位相信: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弥补学历和技术上的不足。这些都应该成为我校人才发展培养的启示。
三、课程改革的初步举措
因此,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成为中职学生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重点。而教学近些年,我校提出了以德为魂,学会做人;以能为本,学会做事”的办学宗旨。德育课程重新得到学校的重视,新的教育理念在我校中逐步形成当中。德育课程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焕发其应有作用,需要解决几个问题:
1、 课程定位的问题:
前面已经提到,中职学校培养出來的是能够从事某种技术应用,实践能力强,能适应工作岗位,面向生产一线的技术型实用人才。企业不但要求中职毕业生有高超的职业技能,更要求他们能迅速认同并接受企业文化,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合作能力。因此,德育课程重在育人,重在把外在的社会认可的道德体系通过教育的方式转化为被教育者内在的稳定的道德品质,这种转化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这种转化不可能通过简单的机械的知识灌输所能完成的,必须经过被教育者价值观的斗争、批判、鉴别、认可的过程,只有经过这一过程,道德知识才能成为道德的理念,才能成为人的自发行为。因此,德育课程的定位,不能是简单的道德知识的传授,不在于教给学生专业技能,而重在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人的问题。德育课程教学必须把社会规范和学生的实际联合起来,要把德育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结合起来。从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水平,明确我校的德育课程定位——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公民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及综合的职业素质的社会劳动者。
2、课程的设置
德育课程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置可以说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德育是为培养学生品质修养的课程,因此,必须把社会规范和学生的实际联合起来,要把德育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结合起来。为此,在08级中我们尝试对以往的德育课程进行改革。而在本次调查中,通过有关问题的设置,也让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90后学生的思想状况,也让我们反省模块教学的得与失。
1) 改革的内容上:
德育课程在名字上有多次变更,从过去的《思想政治课》到现在《德育课程》,尽显德育课程在时代发展中的变迁。2004年教育部颁布《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中职的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 从中,可以看出现代德育课程不只是简单的思想政治的教育,还现在教育部规定的中职学校四门必修课程《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法律基础课程》、《哲学基础课程》、《政治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范围不仅包括思想品德教育,为人处事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这样的教育也反映了当今社会对中职学生的整体要求,中职生不应只是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实操能力的劳动者,更应是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强烈的公民权利义务意识,积极的社会参与感,社会批判意识的社会公民。因此,在我校德育课程尚未完全保证的情况下,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达到教学的预期,提高我校德育课程的实效性,才需要不断的探索。在调查中,虽然学生认为德育课程是必修课程,但是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状态上令人担忧。对于“上德育课时你通常在干什么?”这一问题,选择“专心听课”的只占 47 % ,选择“有时候听、有时候不听”的占 49% ,选择“玩手机看课外书”的占 4% 。对于“上德育课时你的参与程度如何的问题上,有42%学生表示经常参与老师的教学,44%学生表示有时参与,14%学生表示很少(见图7)。可见,多数学生对学习德育课的态度是消极被动的,其学习效果也可想而知。这也向德育教师提出了一个思考问题——如何提高德育课程的实效?
要提高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必须在内容上进行改革。因此,本学期把一直以来忽略的《心理健康》课程纳入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即《法律基础知识》和《心理健康》两门课程在一个学期以模块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60%学生表示有兴趣了解控制自我心理情绪的问题, 有74%的学生表示对认识自我,处理人际交往问题,提高交往能力的问题感兴趣。55%学生表示有兴趣了解有青春期性知识和性心理的问题。这些都表明90后的学生对相关心理健康知识的有较大的学习兴趣,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能更好的管理自我情绪,接纳自我和他人,处理个人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是势在必行的。
在回答是否对认识专业,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感兴趣的问题上时,有63%学生表示有兴趣 在回答是否对求职和职业生涯规划有兴趣的问题上,有71%学生表示有兴趣,占调查人数的大多数(见图12)。这说明中职学校的学生能开始对自身未来的发展进行思考,渴望了解有关所在专业的最新动向,了解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关心所在专业未来的就业形势。因此,建议在不同年级开设与就业有关的课程。例如《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可在一年级开设,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有意识进行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培养。二年级针对顶岗实习的来临,可以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就业指导,了解最新的就业信息,掌握必要的就业面试技巧,能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职业定位和职业选择。开设与就业相关的课程是势在必行的。
2)探索适合我校学生特色的教学模式。
要提高德育课程的实效性,教学是其中重要的环节。在对有关德育课程教学效果总体评价时,只有12%学生表示不满意。也就是说88%的学生对此评价较好(见图13)。在对讲授方式的问题评价时,有:45%学生认为讲授方式合理,经常互动,教学效果好。39%认为良好(图14)。在课堂气氛的评价上,18%学生认为课堂很活跃,师生互动多。52%学生认为比较活跃,能适当安排互动。可见,我校学生对有关的课程教学效果持肯定态度占大多数。在对教材内容的评价上有34%学生认为观点新颖有趣,57%学生认为内容部分较新颖(图16)。在对德育课程的内容和生活的联系性问题上的评价时,58%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与实际贴近,有39%学生认为有部分内容贴近生活,有部分老土。
可以看出,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得到大多数学生的接受和认可,这就是提高德育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德育教学不是简单的道德知识的灌输,而是应该把道德认识转化为内在的驱动力,将知识成为学生自发的行为。要完成这个认识过程的转变,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为前提,以创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为己任,把道德规范的传授转变为学生理性方式主动探索的过程。即按照国情、校情及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从实际出发,灵活整合各部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有关的教育情景和活动,让学生在对话、思考、探究式活动中“体验”,培养学生对各种社会价值进行分析、比较、鉴别、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从而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判断和决策对自己选择的后果负责,从而更好的把外在的价值理念变成自主的品质修养,使其达到自律、自信、自尊的道德境界。
只有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让学生的心灵得到触动,才能取得学生对课程的认同。
四、需要改进的方向: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校的德育课程改革拉开了序幕。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足的地方。
1、 随着我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班级不断增多,我校的德育课程目前存在授课班级多,德育教师师资少的矛盾,因此,我校一直惯用大班授课方式。但不少学生反映大班教学效果不好,班级之间影响较大,不少学生迟到讲话现象严重,促使正常教学活动受到影响。在授课模式上,有41%学生认为要小班上课。这需要学校和专业部的支持。
2、针对我校各专业学习情况的不同,自习课效果差的情况,建议学校和专业部根据各专业情况,有目的增加本专业的人文学科。在本次调查中,有55%学生表示对经济常识问题有感兴趣(图18)。因此,在工商类专业应增加有关经济常识的课程学习,让学生了解“货币、商品、市场经济等基本的经济学常识,扩宽学生的知识层面。在调查 中有74%学生对完善自我,注重个人修养,行为礼仪的问题感兴趣。针对这个情况,建议工科类专业在专业设置过程中,适当增加有关公关礼仪、基本语文课程,以提高学生自身的修养。而在德育课程中也要适当增加此类的内容,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3、在本学期,《心理健康》和《法律基础知识》两门课程在18周时间教授,原本用一个学期讲授的《法律基础知识》,现只能在10周完成,教学内容多,课时少,导致教学内容无法深入展开,只能采取蜻蜓点水式教学,效果一般。《心理健康》教育,国家教育部将其规定为选修课,共34学时。现我校将其纳入必修课的范围,只能在10周完成,以专题方式进行讲授。课时少,教学效果一般。建议学校对此纳入正常的教学中,单独课程进行讲授,有待学校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