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面向职教 服务职教 引领职教 以人为本 德育为先 立德树人 欢迎进入广东中职德育网
首页|中心概况|德育培训|德育研究|德育课程|德育模式|德育风采|媒体报道|中心大事记|政策法规|表格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德育课程>>教育教学>>正文
“活动—体验—感悟”教学模式 ——基于中职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探索
[ 发布日期:2010-11-22   发布者:   阅读次数:次 ]
〔教学案例〕
“活动—体验—感悟”教学模式
——基于中职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探索
杜新儿
(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 广州510663)
一、理论依据
根据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切实落实《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大纲规定:心理健康的教学原则要注重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重在体验和调适。本课程要依据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强调科学性;同时,要重视实践性,加强活动和体验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提高学生自我调适能力。所以根据大纲提出的原则结合学生教师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改革创新点
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预防与发展性的教育。要防止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等倾向。学习、成长、生活、职业等社会适应方面的心理行为问题,是中职生心理不健康表现形式的主要方面,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简单讲心理科学的知识,也不只是对个别有问题的学生开展心理治疗。而是面对全体学生。所以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在每一个自然班开设是必要的,心理老师除了要在课堂上让学生有收获还要注重指导学生把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生活,延伸到学生的课外活动中间去,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活动—体验—感悟”是我在心理健康课堂上体现的教学模式。
三、推广价值
“活动—体验—感悟”的教学原则既是大纲提出的要求,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有效模式,符合中职学生的心理实际,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四、对教师和教学环境的要求
“活动—体验—感悟”可以适合于课堂教学,也可以适应于开展团体心理健康活动,对环境的要求较为简单,但对心理教师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心理教师要注意活动的设计科学合理,既符合教学目标又符合学生实际。活动的设计既注重形式,又不能忽略教学目标。所以好的活动设计是重点。其次,不是为活动而活动,要注重学生从活动中体验到什么,感悟到什么,碰撞出什么情感,所以对教师要求较高。
五、实施过程
下面以一个教案来说明
第5课《天生我材必有用》
(一)学生情况分析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是别人无法取代的,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所以我们要积极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欣赏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请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认识自己就是对自己存在状态的一种觉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以下简称中职生)很多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选择中职,将来要从事什么工作等常回答不出,也不能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常会产生自卑、缺乏人生目标学习无能等影响心理健康的情况,所以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认识自身的价值,才能更好地思考自己的人生和目标。
(二)教学目的
1、让学生认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认识了解自己的重要性。
2、让学生通过活动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省,了解自己的优缺点。
3、让学生通过与他人互动评价和自己的评价相比较来了解自己。
4、让学生通过认识自己树立对自己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
1、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2、通过活动让学生主动进行自我探索,自我认识。
3、通过学生间的互动,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进行自我探索。多分析自己,增强信心,提升自己的自我价值。
(四)教学难点
1、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效果好,符合教学目的的游戏和活动。
2、注意课堂形式的同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增强目的性。
3、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自己,提升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五)教学形式
应新一轮中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自然班为单位,在课堂上开展教学。以活动—体验—感悟为主要的教学模式,采用活动法、讨论法、互动法等教学方法。
(六)教学时间:45分钟
(七)教学年级:一年级
(八)教材分析(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国家规划新教材,主编:俞国良)
教材内容较为简单,脉络清晰。案例、知识、活动、思考有机结合,为课堂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典型的素材。但是,在实际运用上却不能拘泥于教材的内容和例子,也不能完全脱离教材。要研究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专业,研究不同班级年级的特点,扣紧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教材做适当的取舍。让学生能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目的。
(九)教学方法设计理念
1 、深入了解学生实际,真正启发学生积极探索自身的问题。
2、创设平等自由的空间,激发学生主动性。
3、以活动开展为主线,启发学生逐步深入探索。
4、搭建课堂互动平台,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助人自助的氛围。
(十)教学内容与步骤
1、 导入活动(5分钟)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情况齐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是”或者“不是”)
(1)我喜欢唱歌;我喜欢画画;我喜欢运动;我喜欢数学;我喜欢周杰伦;我喜欢吃菠菜;我喜欢吃苹果;我喜欢上网……
(2)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就会发现没有人的答案是完全一致的,教师提问:有没人的答案是完全一样的?引导学生这说明了什么?
(3)说明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小结:导入活动的设计既能给学生热身,又符合教学目的,符合心理健康教育原理。在活动中,学生的兴趣活跃起来,课堂气氛提升起来,学生的认识增强了,充满了笑声,认识了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2、故事分析:斯芬克斯之谜(3分钟)
(1)斯芬克斯最初源于古埃及的神话,希腊人把斯芬克斯想象成一个会扼人致死的怪物。传说天后赫拉派斯芬克斯坐在悬崖上,拦住过往的路人,用缪斯所传授的谜语问他们,猜不中者就会被它吃掉,这个谜语是:“什么动物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腿最多的时候,也正是他走路最慢,体力最弱的时候。”俄狄浦斯猜中了正确答案,斯芬克司羞愧万分,跳崖而死。
(2)谜底是什么?
(3)说明了什么?
小结:斯芬克斯之谜是一部分中职学生知道的一个经典心理故事,学生爱听,谜语的形式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思考,引发学生兴趣。另外,故事中虽然学生能猜出谜底是“人”,但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很少学生知道。所以老师提醒学生这个故事说明了:人很难认识自己。学生恍然大悟,觉得很有道理,从而真正进入本课教学的正题。有请君入瓮的感觉。
3、活动:自己眼中的我(10分钟)
每人拿一张纸写:
我的优势
我的劣势
我是一个 (用3个词概括)
签名
小结:有些学生开始在进行自我分析时较为茫然,咬着笔头,吃力地思考;也有些学生对这种活动不屑一顾;还有学生是专门要写些“搞笑”的内容;所以老师要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表现,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学生实际的心理,督促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学生通过思考,反省自己进行自我认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4、活动:你是我的小镜子(15分钟)
(1)请同学自愿分享自己的分析。教师收10份上环节学生的自我认识,分为2组,每组5人。
(2)教师先写出每组5人的名字,老师讲出其中一人的自我认识,全班其他同学猜猜老师讲的是谁。被同学猜对的人说明能较好认识自己,没猜对的老师引导同学做他的镜子,帮助他了解自己。通过这样的活动加深同学们别人眼中的“我”的认识。
小结:正确认识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学生通过自我认识有时并不准确,别人眼中的“我”和自己眼中的“我”是否相符合。如果符合学生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如果不符合,常会产生自卑或自大等不良情绪。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从自己心里的体验,挣扎到面对同学的评价,直接面对自己。学生在这个活动中,非常积极参与,全班同学都很踊跃,既让学生认识自己,又融洽学生的关系。许多学生在这一环节有意犹未尽的感受。让学生可以把活动延伸到班会课,宿舍里。突破心理健康教育的时空性。真正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5、投射活动:穿越沙漠(5分钟)
同学们正进行穿越沙漠的旅行,走得又累又饿又渴,看到前方有一个驿站,急忙奔了过去,看到里面桌子上有一个苹果,正想吃时,进来一个和你一样的人。你会怎样处置苹果?驿站里有两种杯子,一种是木头的,一种是玻璃的,你会拿哪一种喝水?会不会带走杯子?在驿站停留后继续往前,看见前面有一堵墙,你会怎么做?继续往前你看到一个小绿洲,你最希望看到什么动物?继续走着,看到你的偶像在向你招手,你会怎么做?最后结束了这次沙漠的旅行。
小结:投射活动主观性强,不能滥用,但适当的使用可以增加趣味性,为课堂增色,调节课堂气氛。在穿越沙漠的活动中,一定要让学生不假思索的写在自己的纸上。苹果象征着生命里重要的东西,看学生如何处理;选择玻璃的杯子象征着重视外在,木头的杯子象征着重视外在;会不会带走的行为象征着喜欢回忆还是喜欢未来;墙象征着生命里的障碍,所以通过的方式就像是自己对困难的态度和方式;动物象征着喜欢的朋友,象征着主体喜欢和哪类人交朋友;偶像象征如何处理生命里的诱惑。
6、心理体验:我是谁?(5分钟)
(1) 写出10个句子。
(2)让学生在积极的评价后写“+”在消极的评价后写“-”了解自己目前的心理状态。
小结:前后呼应,重新强调教学的重点,使学生重新认识自己,明确教学的目的,并评价自己目前的心理状态是处于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以便学生更好面对自己,今后进一步的分析自己。
7、布置作业(2分钟)
P27-28拓展性训练。
——想过去
(1)我的幸福往事
(2)一件最让我伤心的事
(3)我最害怕回忆什么
(4)被老师表扬的情景
(5)去年我获得的最大成功
(6)至今也不肯告诉人的秘密
——想现在
(1)我是什么样的人
(2)我的最大优点
(3)我的缺点
(4)我是自卑还是自信的
(5)学习的意义
(6)我有哪些才能
——想将来
(1)我将去向何方
(2)我会有哪些成就
(3)我的形象会不会改变
(4)我会为了什么而忙碌
(5)我的生活如何
(6)我能够活到多少岁
(7)我的目标是什么
(8)我准备在何时实现目标
小结:本人认为作业的布置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也是课堂的延伸,我们不仅在课堂上进行“心育”更要把它延伸到课后,渗透到学生生活里,渗透到学生的活动中。而作业的布置形式也要注意感悟和体验,注意对学生的内心有碰撞,有作用。所以本课教材上的“认识自己”的作业,用分条列项符合中职生实际,因为中职生普遍书面表达都较差,写不出只给一个题目的作文式的作业。所以我直接选用教材上的材料。既省时又方便而有效。
课后总结
1、本课教学目标和活动设计比较到位,有机结合,结合教材但有所创新,每一个活动的设计既有教材的影子,又都加入新的创意,这样才能更好吸引学生。除了作业布置环节完全按照教材进行,其他环节均有所突破,避免学生产生:“心理健康不用老师,自己看书就行”的心态。
2、在教学各环节的展开上程序性较好,体现循序渐进。从热身到故事到活动再到作业,教师始终发挥着引导和设计的作用,而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参与热情高,课堂气氛活跃。
3、活动—体验—感悟和娱乐的有机结合,避免了课堂的单调,符合学生心理。热身时学生兴趣精神都提升了,认识自己活动后学生又有些累了,接着让学生来一个投射活动有提升了趣味性,无疑又是一次热身,接着回到重点和作业。整节课内容丰富充实,形式多样,充满笑声,完美实现教学目标
4、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自我认识的方法和重要性,有效地向班会课,生活和课后延伸,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七、启发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非常灵活多样,学生的感受或观点很多是课前不能预料的,所以,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较高。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完全活动的模式容易让师生忽略了心理健康的教育和教学目的,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自身的引导,素质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课堂非常关键,时时记得言传身教的作用同时,教师也要理解学生,跟上学生的思维,才能把课上得更好。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西293号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工业实训中心711室  邮编:510665 电话:020-38256086 

邮箱:gdzzdy@163.com制作维护: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