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佛山市南海区卫生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南海卫校”)护理专业的师生们走进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以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展开了对工匠精神与医学人文的深度探索。
南海卫校老师结合医学人文精神,生动讲解工匠精神内核。(来源:南海卫校)
师生们依次走进“百年征程”“工业目录”“创新佛山”“品牌南海”四大主题展馆,从《考工记》的千年匠心传承,到南海龙舟制造的精密工艺、藤编技艺的匠心独运,沉浸式领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创新求变”的工匠精神内核。
“护理人才需兼具‘匠技’与‘匠心’,我们以工匠精神为纽带,激发学生对专业价值的认同感。”课程负责人冯柏杰表示,学校将思政课堂搬到制造业与传统文化交织的实景之中,借助佛山制造业发展历程中的鲜活案例,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工匠精神不仅是技艺的磨砺,更是职业信仰的塑造。
这堂“行走的思政课”,正是学校创新构建“1+N+X”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生动实践。该共同体以学校为核心主体,联动区域内N个社区、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及医养机构,打造“乡情传承”“技能精进”“国际视野拓展”等X个协同育人项目,形成“校、行、企、社”多元协同的教育生态。
其中,学校依据行业需求设计教学课程,养老企业提供真实的照护场景,社区则作为实践检验的平台。例如,通过“社区健康驿站”项目,学生定期为居民提供健康监测服务,既锤炼技能,又深化对基层医疗需求的理解。
学生“思行合一”,为社区长者提供健康监测服务。(来源:南海卫校)
据统计,在“校、行、企、社”四方联动下,南海卫校年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学生超3000人次,服务满意度达98%。通过这些鲜活的思政实践,学生们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感悟医学人文精神,将思政教育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职业素养,外化为实际行动,进一步提升社会责任感与职业使命感。
目前,南海卫校已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近千名“精技能、会服务、有情怀”的养老护理人才。南海卫校党总支书记华群青表示,学校将继续以工匠精神为引领,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更多守护“夕阳红”的新时代护理匠才,为推动养老护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力量。